一、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概述
卫星导航是指采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常见的GPS导航,北斗星导航等均为卫星导航。虽然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可相互融合、相互增强,但卫星导航系统与卫星通信系统是不同的两套系统,主要区别包括:
卫星导航系统与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区别
目前全球四大导航卫星系统分别为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此之外,区域导航卫星系统有日本的QZSS和印度的IRNSS,增强系统有美国的WAAS、日本的MSAS、欧盟的EGNOS、印度的GAGAN以及尼日尼亚的NIG-GOMSAT-1等。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美国的GPS是应用最为广泛、覆盖最广的导航系统,我国北斗系统目前已实现从区域向全球的进化,在地基增强系统的辅助下定位精度大幅提升。
二、卫星导航行业产业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大部分构成,用户段又可进一步细分上中下游:上游基础部件是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环节,基础部件作为自主可控最关键的部分,主要由基带芯片、射频芯片、板卡和天线构成;中游主要包括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是产业发展的重点;下游的解决方案和运维服务针对具体行业应用场景。目前,产业链上游基本实现全面配套,国内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等基础产品已进入规模应用阶段;中游各类应用终端已广泛使用于各个行业;下游也已在各领域进行了探索应用。
三、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现状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690亿元,同比增长16.3%,较2006年的127亿元增加4563亿元。未来随着北斗在大众及相关行业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应用,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业产值还将进一步提升。
从区域分布来看,2021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五大区域实现综合产值3535亿元,其中,京津冀地区综合产值达到1009亿元,占比达28.54%,居五大区域发展之首;珠三角地区综合产值达到967亿元,占比27.36%;长三角地区综合产值为706亿元,占比19.97%;华中地区综合产值为469亿元,占比13.27%;西部地区综合产值为384亿元占比10.86%。
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超5.1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43亿台,占比约67%,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达到477万台,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达到681万台,各类监控终端销量达到317万台。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相关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突破9.8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高精度技术应用产业化是卫星导航领域国际发展热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高精度市场产值达151.9亿元,同比增长33.25%,2010-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
四、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政策
我国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卫星导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这些政策不仅大力支持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发展,也积极推动空间地理信息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城市、商业导航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五、卫星导航市场竞争格局
整体而言,目前国内卫星导航设备的竞争格局呈现为以军工科研院所为主,民营军工企业技术不断提升、配套层级不断提升的态势。早期自主研发主要以军工科研院所为主,其目标是开发抗干扰、高精度、高动态的军用卫星导航系统,以满足武器装备对抗干扰、高精度、高动态导航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针对军品市场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包括公司在内的一批具备军品科研能力的民营企业逐步进入军用导航设备市场。
六、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趋势
当前,主要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自身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的现代化升级、星座更新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与此同时,美、欧、俄均加强导航、时频领域前沿颠覆性技术的培育,促进技术发展与能力生成。另一方面,多系统竞合博弈格局已经形成,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全球竞争将更趋激烈。
面向未来,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导航战能力的增强是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前者随着以涉及生命安全的全球智能应用为代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显得愈发重要;后者则始终是保障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基石与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