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目前,世界上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有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欧洲的Galileo系统。除此之外,还有日本准天顶系统(QZSS)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两个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链分为基础产品、应用终端、系统应用和运营服务四部分。其中上游是基础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环节,是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主要包括基础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数据等基础产品;中游主要包括各类终端集成产品和系统集成产品研制、生产、销售和解决方案等;下游是基于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及运营服务环节。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北斗三代的射频芯片参与者包括海格通信、北斗星通、振芯科技、合众思壮、中海达和华力创通等公司。根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组织完成的北斗全球系统高精度基础类产品第二阶段的中标情况看,广州润芯(海格通信)、上海司南和和芯星通(北斗星通)在射频芯片领域位列前三,司南导航与南方测绘联合体和芯星通(北斗星通)、长沙海格(海格通信)在高精度模块领域竞争力较强,位列前三。国内北斗三代基带芯片领域,海格通信、振芯科技和兵器导控所实力则较强。




国内厘米级应用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的总出货量高速增长,突破100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已占据国内30%和90%的市场份额。北斗全球系统天线产品领域,上海司南、华信天线(北斗星通)和中海达名列前三,产品竞争力较强。目前我国自主芯片、模块、板卡等产品的核心性能与国际水平相当,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超过1.5亿片,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



产业链下游运营服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在特殊机构市场领域,目前正处在从北斗二号到北斗三号的换代期,北斗三号大规模换装将贯穿整个“十四五”时期,相关需求将出现一轮爆发。其中,综合终端、无人平台和各类武器平台将是最大的三个应用领域,相关市场空间都达百亿。


在交通运输领域,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将部署北斗、5G等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网络,构建基于北斗、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交通运输领域开展创新示范应用,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应用。“十四五”期间,将深入推动在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深化北斗高精度服务应用,探索北斗在车路协同、港口作业等领域应用;推动北斗短报文特色服务在船舶监管、海上搜救、应急通信等领域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北斗系统国际化应用,深化北斗系统在全球航运领域的应用。其中,《规划》特别指出,将建设北斗全球海上遇险通信与搜救支持系统工程,助力北斗加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完善北斗兼容的全球中轨卫星搜救地面支持系统。


在其他行业市场,北斗系统也大有可为。在农业领域,北斗系统的深入应用可提高作业精度和作业效率,助力发展智慧农业;在防灾减灾领域,使用北斗特有的短报文功能和高精度定位服务功能,可实现灾害预警速报、救灾指挥调度、安全措施实施,快速应急通信等,减少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在电力领域,可通过使用北斗系统的授时功能,实现电力全网时间基准统一,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赋能电力行业提质增效,为电力的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动能等等。另外,大众消费市场也将是北斗系统推广应用的重要领域。


涌现了一大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制造企业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卫星导航产业不断完善,高精度卫星导航应用日益广泛,在测量测绘、交通、电力、应急减灾、精准农业、航空海洋、工程施工等众多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内卫星导航系统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规模增长趋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在国际市场,凭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全球范围性能指标先进、亚太区域性能更优等综合优势,北斗已加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搜救卫星等国际性行业标准体系,支撑北斗全球应用,据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披露,北斗系统在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规模应用将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随着北斗系统自主建设的推进,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核心技术研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内以北斗为核心的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创新持续活跃,国产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进一步取得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国内拥有振芯科技、华测导航、北斗星通等一批领头企业。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海富通基金投资经理杨帆表示,借鉴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轨迹,未来的应用将沿着国防、特定行业和大众三个层次展开。国防应用会率先展开,但是大众应用将来会是主战场。短期来看,面对国防应用需求的公司会率先反应。


  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产业研究中心卫星导航事业部总经理王平表示,目前中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是1000亿,2015年将达到2000亿,2020年将会是4000亿,北斗的逐步完善将成为产业发展最核心的推动力。


  据分析,北斗的发展将形成基础产品(包括导航天线、终端芯片、板卡、导航地图等)、导航终端产品和运营服务三大条产业链,影响国防、渔业、交通、通信、电力等各大领域。国腾电子、海格通信、中海达、四创电子、中国卫星、高德、四维图新等上市公司,以及东方联星、南方测绘等非上市公司均会因此受益。


 


  激发物联网产业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长期以来,国内民用地理位置信息服务市场主要由GPS垄断,打开定位,通过人人网、大众点评网、微信等社交网站签到,搜寻附近的餐厅、银行、酒店,评价美食,寻找朋友……这些基于GPS的位置服务已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尽管国内目前可以免费使用GPS,但其不能保证永远不收费。


  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斗星通”,002151.SZ)董事长周儒欣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他们已经研制出了兼容支持北斗、GPS、格洛纳斯和伽利略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我们从2006年开始探索,这样一种兼容互操作更能撬动卫星导航产业,从而激发物联网产业。”


  从2002年起,北斗星通就开始着力研发北斗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信息保障系统(又称“船联网”),先后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进行研发。


  2006年9月,北斗星通与农业部南海渔政渔港管理局签订第一个合同,为在南海作业的首批700条船安装设备,到目前为止已有约3万条船安装了相关设备。周儒欣介绍:“比如说在我们这儿就可以看到所有的渔船在什么地方,渔民们使用北斗通信往来。”


  2012年8月,北斗星通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共同启动了“北京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工程”项目,即在密云地质灾害多发区建设32个监测点,应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和沉降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示范。


  未来,北斗星通还将继续开发车联网等广泛应用北斗导航系统的新产品。


  多年专注卫星导航产业的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45.SZ)对2013年的市场前景也充满信心。该公司不仅将为北京市1.2万辆出租车加装北斗导航设备,其提供的北斗导航手持设备也将在2013年4月开幕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中大展身手。


  此外,中国已全面启动北斗芯片和终端的研制工作,并启动北斗行业应用示范项目,包括交通运输部的“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中国气象局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预警示范应用”等。


  由于导航系统对国防和民用产业的重要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促进北斗的应用,在此背景下,北斗导航产业将迎来大规模发展。


  根据科技部近日印发的《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显示,“十二五”末,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要形成1000亿元以上的规模,初步建立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培育30家创新型企业。


  这意味着国家对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相关扶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可以预见,随着北斗系统的试运行,原有GPS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的介入,一场激烈的竞争将在下游研发和应用领域展开,未来大规模的应用也即将到来。


 


    5000亿展望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还处于较为幼稚阶段,加之北斗建设尚未完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与困境。


  当前国家相关部委安排了专项资金、专题项目,希望以示范为主,带动、牵引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


  然而,同支持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一样,目前中央与地方相关部门对于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政策扶持都存在“撒胡椒面”的做法。按照相关主管部门人士的说法,因为新兴产业往往需要在摸索中前行,作为主管部门也很难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因而也就只能是广撒网。


  在北斗诞生之前,中国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主要是从GPS应用开始,由一批小公司自发地、盲目地投入,很长时间内进入不到主流产业体系。由于没有国家的大资金投入,发展过程中更多是“雷声大,雨点小”,长期没有纳入国家的整体规划。尽管目前从事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相关公司超过6800家,从业人员数量约为15万~20万人,总投资规模500亿元左右,但整个产业仍呈现“小、散、乱”局面。


  华力创通常务副总经理王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导航芯片价格偏高。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商用,以及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破解之法并不难觅。“通过继续扩大芯片产量,在芯片上集成更多功能,让用户数量达到更大规模,芯片价格自然就降低了。”


  中国卫星导航与定位协会方面认为,只有通过大额的投入,形成良好的国家级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壁垒,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大环境,才能培养促进数千亿元乃至上万亿元的产业的形成发展。


  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带来转机。


  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2012年卫星导航产业已经超过1200亿元,将来中国该产业会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北斗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也认为,未来两年内,中国将迎来北斗系统应用产业化的高潮。


  来自中原证券的一份相关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达到85.96亿元,同比增长43.2%。而随着整个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对于当前占比还不足10%的北斗产业来说发展空间巨大。而在A股上市公司中,与卫星导航有关的公司总市值就已经超过了679亿元。


  国家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也都力推北斗系统。《地理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及《“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都将北斗系统作为重点工程予以大力支持。


  事实上,北斗一代自2003年底正式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注册用户数大约在10万左右,主要应用在国防安全领域,以及一些特定行业如渔业、气象、交通、通信、电力等领域,其中渔业应用最广,占比超过60%。


  但由于北斗一代属于试验卫星导航系统,用户容量有限,目前市场上95%的导航终端仍然由GPS占据。


  至于目前整个北斗系统的总研发经费,冉承其在发布会上透露约为几百亿,而后续10年时间要建全球性卫星导航系统,预计投入的经费要更多一些,大概在四五百亿以上。


  近几年,随着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消费市场的基数大增。未来几年,数千亿市场规模,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前景可期。